大秦嬴鱼_大秦嬴鱼 第16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秦嬴鱼 第164节 (第2/8页)

乱不休,使用严刑重法可以安定社

    会秩序,让善民安居乐业。这一点,荀子赞同,并且认为天下诸国之中,只有秦国做的最好。

    其佐贤。安平君扬农桑,重百工,广教化,使百姓知礼,让百姓富裕,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国富民强。

    其民愿。秦国的君王知人善任,君佐安平君贤能无私,秦人们得到了仁治,对他们的君王自然臣服归顺,安居乐业。

    其俗美。如今的秦国上下,阡陌纵横,良田无数,家家有余粮,户户有机杼,大人都想着得爵得财得到好的名声,小孩都想着读书识字习法光耀门楣,百姓以打架斗殴为耻,以邻里和谐为美。

    秦国将四者做到了上等,即已经做到了“上一”,在荀子看来,秦国离统一天下,已经不远了。

    只要安平君还在秦国掌权,只要安平君制定的治民治国政策不被废黜,秦国一统天下,将是迟早的事。

    荀子来到河内,是想看看,安平君是如何在河内的土地上施行王道的。

    结果,他来的时候,安平君居然不在河内,据武安君所说,是出去游历去了,归期不定。

    荀子虽然有些失望,但其实也没那么失望,他是来看河内的,又不是看安平君的,不在就不在吧。

    荀子开始在河内行走。

    河内沃野千里,即使没有官吏拿着皮鞭鞭策庶人,庶人们也都勤劳的在田间耕作,将自己的孩子都送去学室学习,将自家的老人送去公田做工,自己则是主动去官署申请服劳役,挖水渠,开桑田,种果树......

    官吏们都做什么去了?

    荀子了解到,县乡的基层官吏们,每日一项必做的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为庶人们结算工钱。

    老人在公田工室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