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9 (第3/4页)
几件元青花,迟迟不曾出手,就是想用这个办法抬高身价,挣回更高的利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一年前组织就在铺路,派了某博士到除了华夏之外的各国考察,准备回国后就发表世上只有三百件元青花传世的论文。 钟归悄悄核算过其中利润。他估计组织收购元青花的钱不会太多,几十万美元顶了天了。但只要声势足够,它们至少能以单件数百万美元的高价出手。甚至,连达到千万都并非不可能! 虽然还未经过实验,但组织内的专家想出这个方案之初,已精心分析了买家心理,并做过反应模型推演,误差率微乎其微。所以钟归相信,自己算出的利润不会有太大出入。 与高到不可思议的利润相比,等上几年时间、花上一点人力物力去造势,又算得了什么?就连华夏古代也有憋宝的老手,专等时间合适再出手。 像钟归这个级别的主管,经手的古玩都有抽成。面对如此高额利润诱惑,他自然也按捺不住。但他知道,组织选择了元青花做为验证理论的第一场拍卖,他不能与不敢与组织互别苗头,便选择了压价。 元青花是炒作抬价,那他就压价好了。虽然不可能一次性赚到百万千万级别的钱,但积少成多,只要利润空间提升,他迟早能赚够这个数。 主意一定,他立即联系了组织内关系比较好的几个人,让他们捉刀发文。而接下来也正如预计一般,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洋专家的话在民众们心中很有份量。只花了一点小钱,他就轻易搅乱了华夏的古玩价格。 可还没等他笑够,变故陡生,舆论瞬间逆转。 他曾想过派人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