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宗师在现代_分卷阅读7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71 (第2/4页)

有专精,除非极有把握,否则很少涉足别的领域,怕打了眼失了财。

    雁游装模作样地看着照片,心里不断转过各种念头,却没个准数。

    又翻过一张照片。当看清上面的物件后,他突然瞪大了眼睛。

    ——照片里的中药龙骨,居然是他当年的藏品之一!

    龙骨是古代犀牛、大象或三趾马等动物的骨骼化石,入药有镇静安神、抗惊厥等效用。雁游对医理一道只知道点皮毛,仅限于桂枝麻黄各半汤可治伤寒之类的古方案例。而且他也没有药膳进补的习惯,当年之所以会收藏龙骨,自然不是想囤积药材,而是因为这龙骨上有大名鼎鼎的甲骨文。

    公元1899年左右,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病购买药材时,在出售的龙骨上发现了类似青铜器铭文的文字。因他本身就喜爱古玩,做的又是训诂经典异同的学问,便四处搜罗这些有字的龙骨加以研究。但不久之后八国联军杀进四九城,西太后仓惶出逃,王懿荣偕妻投井而死,以殉国难。

    王懿荣虽然殉国,但带有文字的龙骨却在掀起了研究热与收藏热,人们深深意识到这种殷商文字的重要性,各路大拿争相研究,由此引发促成了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获得刻有甲骨文的骨片万余片。

    这次发掘对华夏考古学来说是一次里程碑,因为这是国内学者首次独立完成的田野作业。之前对河南仰韶村遗址、周口店猿人遗址的发掘,都是由外国学者主持、或中外合作进行。因此,殷墟也被称为华夏田野考古学的诞生之地。

    当年现世的龙骨,除了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