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哥哥,我真的不想当皇帝_第144章 贸易顺差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44章 贸易顺差 (第1/4页)

    南方需要北方的铁料,这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年代,南方还没有发现大型的铁矿。这些铁矿都在北方。

    而由于这个年代运输不发达,造成了物资贸易的不平衡。

    南方在为一把镰刀而发愁,但北方各地的钢铁厂,却在为卖不出去铁料而濒临倒闭。

    大明的铁料多不多?

    大明的钢铁产量已经是世界的首位,到天启五年,官府记载每年生产出来的铁,已经达到了在这个年代恐怖的九千五百万斤,折算成石,接近九十五万石,是这个时代欧洲产铁量的总和还多一点。

    这么点钢铁在后世不算什么,还不如一个稍有规模的小钢铁厂的产量呢,但在这个年代钢铁最大的吞金兽,铁路和建筑还没有出现,所以这个量就相当的恐怖了。

    有这样的产量,其实还要归功于魏忠贤。

    魏忠贤为了收取矿税,同时也为了满足越来越大的战争需求,将原先铁的出产,由官营直接放开允许民营。

    刚开始的时候,看到有利可图,那些如雨后春笋般多出来的铁厂,是按照生产出铁的产量,向兵部和工部按比例缴纳实物征收税赋的。

    但精明的魏忠贤却发现,那些铁厂缴纳上来的铁,质量参差不齐,废品居高不下,明显是那些铁老板在糊弄自己。于是他就又颁布了一条法令,那就是以银代铁,一个铁厂不管你生产多少,给你一个定额的税收银子,然后将这笔银子划拨给工部和兵部,你们需要什么样质量的铁料打造武器装备,你们自己去买,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

    刚开始的时候,大明的财政还算过得去,采购量非常大,那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