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五百四十四章 营房!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四章 营房! (第2/6页)

在江上的执法力量更强,一样要比谁更能破获水上桉件,谁更能维护好江上的治安。

    总之,在这个节骨眼上必须帮自己人,不可能胳膊肘往外拐帮长航分局的那些“外来和尚”。

    老石同志没厚着脸皮要求联合侦办,韩渝很欣慰,一心一意筹建起滨江预备役团的第一个预备役连。

    为完成老领导交办的工作,沉副市长对开发区的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视,召集管委会和三河街道的负责人开会,研究决定把预备役连的连部设在烈士陵园。

    考虑到烈士陵园地方是够大,环境也不错,但用房已年久失修,由管委会划拨十万元,对烈士陵园的房屋进行修缮。

    韩渝对三河烈士陵园并不陌生,早在和小鱼一起参加四厂、三河等乡镇人武部组织的民兵训练时,就在雷部长和梁部长组织下去缅怀过先烈。

    陵园里长眠了四名在抗战时牺牲的新四军游击队烈士,六名在解放战争初期牺牲的华东野战军烈士,十名在渡江战役时牺牲的第三野战军烈士和三名在渡江战役时牺牲的支前民工。….这些先烈原来安葬在附近四个乡镇的十几个村,是后来统一移葬到这里的。

    烈士陵园应该归民政局管,但事实上一直归三河镇管,现在归三河街道民政办管。

    整个陵园占地四十多亩,只有两个工作人员,年龄都比较大,工资也不高,甚至连正式编制都没有,跟看门的门卫差不多。

    三河街道新任民政助理王博陪韩渝和早上从滨江过来的预备役团一营长杨建波里里外外转了一圈,问道:“韩书记,管委会总共给我们拨了十万块钱,地方这么大,你说怎么修缮?”

    韩渝环顾了下四周,感叹道:“沉市长和陈书记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