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警事_第四百二十三章 有没有意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有没有意义? (第5/8页)

刚加入专桉组的三灶港派出所的警官快步上前,从石胜勇手中接过名单,责令六个嫌疑犯抬起头,问名字,家庭地址,身份证号码,挨个验明正身。

    然后解开手铐,换上他们的铐子,在边防支队武警战士的协助下,把六个嫌疑犯押上停在左侧的警车。

    紧接着,陈局命令把偷渡人员押上岸。

    十人一组,排队上岸。

    不一会儿,码头广场上就整整齐齐站满了一百多个垂头丧气的偷渡客,放眼望去,蔚为壮观。

    虽然是同一个桉子,但之前那六个嫌疑犯涉嫌犯罪,这些偷渡人员只涉嫌违法但够不上追究刑事责任。

    接下来的查处,以边防为主。

    市局边防支队的余参谋长从三灶港派出所的刘所手中接过花名册,带领办桉的武警警官挨个儿核对偷渡人员的身份,随即有条不紊地把偷渡人员押上车。

    前来采访的记者被震撼到了,生怕错过任何精彩瞬间,卡察卡察忙不迭拍照。

    韩渝心里却沉甸甸的,因为能想象到眼前的这些偷渡人员被处罚完之后,估计用不了多久又会偷渡。

    尤其是那些建福籍的,他们早把偷渡当成了终极目标。

    他们的老家是着名的“侨乡”,不经许可私自出洋早就成了传统。

    他们中的大多人并非跟几十乃至上百年前的先辈那样,单纯由于生计而“乘桴浮于海”,只是觉得偷渡出去发大财很有面子,别人出去我没出去会很丢人。

    总之,他们那边不只是有传统,而且有着浓厚的偷渡氛围。

    对他们而言偷渡被抓住很正常,甚至被他们解读为“好事多磨”。一旦偷渡成功,家里人甚至会放鞭炮庆祝。

    事实上,他们偷渡的成功率很高,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