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60 (第3/4页)
上就出现过不少次这样的事,花费了一个月开凿出来的小溪,旁经的田地不能栽种粮食,甚至时常日久之下造成附近越来越多的田地渐渐少了泥土,吓得百姓们赶紧把小溪填上了,这才保住了那一片的土地。 朱学真不同,丹阳县的百姓们不懂如何选取合适的地方开凿溪流,他懂,只要给他人手就足以。 听朱学真事事都考虑周全,姜元羲心下欣喜不已,觉得把朱学真拐过来的决定真是做得太对了,术业有专攻,这种事就应该让农家中人来领头。 “冒昧问先生一个问题,不知先生的稻种,一亩产多少?”姜元羲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很久了,一直想问,此前只知道朱学真有重大突破,还没来得及细问。 “北梁上好的水田,一亩也就只有一石左右,这里的田地肥厚,能亩产两石,若是能在这个地方栽种我的稻种,最起码亩产能有三石!” 饶是姜元羲素来沉稳,也不禁倒吸一口气。 北梁的百姓甚少能天天吃饱肚子,这也是姜元羲断定陈氏皇室迟早要坍塌的原因之一,朝廷的苛捐杂税甚多,上交了赋税之后,留下来的余粮已经不够填饱肚子了,只能省着点吃,这也是不少青壮年参军的缘故——至少军队里头管饱。 时年可没有好男儿不当兵的说法。 普通的亩产一石,到了丹阳县这里能有两石,粮食富余是丹阳县百姓们身材健硕的原因,若是朱先生的稻种能在丹阳县这里亩产三石以上,十倾地就是三千石,能养一支一千五百人的军队,绝对管饱的那种。 也难怪姜元羲也变色了,只要想想,若是丹阳县所有田地都栽种上这种稻谷,还是一年两熟,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