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1587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87节 (第4/6页)

这个世界上每一句角落……

    不过可惜的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直到目前为止,超导体的实际应用还主要集中在粒子加速器、磁悬浮、超导量子干涉仪等特定情境中。

    在电力工程方面,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超导线长距离输电,大范围应用仍然遥遥无期。

    而什么限制了超导体的大范围应用呢?

    根本原因只有一个:

    温度。

    材料转变为超导体的温度被称为超导临界温度(tc),低于这个tc,超导体才能保持自身的超导性质。

    然而,绝大多数材料的tc都非常低,基本都在-220c以下,需要借助液氮或液氦等维持低温环境。

    想象一下。

    你辛辛苦苦建造了一条几百公里的超导输电线,还需要全程浸泡在液氮中冷却,成本得多么夸张……

    所以为了让超导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必须要找到tc更高、最好是室温条件下(大约25c左右)也能保持超导性质的材料。

    从发现超导现象开始,物理学家对高tc超导体的寻找从未停止,但一直举步维艰。

    在发现超导最开始的70多年内,tc的上限连突破-240c都很困难。

    还好后来物理学家陆续发现tc超过-173c的超导体,目前超导体最高临界温度的记录保持者是150万个大气压下的硫化氢,tc大约是-73c,离理想的室温还是有一定距离,如此高压的条件也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