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形势不利 (第2/4页)
仲武部顶在最前端,奋力御敌,终因兵少难以抵挡。 遂向后方求援,高永年率部亲往接应。 高永年走到距西宁州三十里左右时,遇到一支吐蕃“熟户”部落。 这支吐蕃熟户是当年他亲自招降的,因此高永年毫无戒备之心,只带了少数侍卫只身进了部落。 人家到底是吐蕃人,可能当时投降就不是真心,抓住机会忽然叛乱,一拥而上将高永年擒拿,并将他绑到了小陇拶的大营里。 小陇拶早将一些忠心的支持者聚拢在一块儿,其中就包括多罗巴。 当年多罗巴被高永年打的家破人亡,三个儿子死了俩,对高永年恨之入骨。 当众表示:“此人夺吾国,使吾宗族漂落无处所,必当杀之,探其心肝食焉!” 而且他也真的这么做了! 可怜高永年一代良将,死法却如此凄惨…… …… 坏消息还不只这一个。 小陇拶引西夏军回来复国,那些迫于形势投降的羌人部落也趁机反叛。 廓州大首领“洛施军令结”、熙州“丹溪”等人,集合了六个族部相继叛宋。 他们将大通河桥焚烧,拖延宋军大部人马的增援,想凭借地利自保。 廓州及怀、等寨、肤公城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袭击。 令有洮州境内的“臧征仆哥”也率部众反叛,围攻州城。 李乾顺见到小陇拶成功搅乱了河湟局面,立即跟进,另外出兵围攻湟州,进犯清平寨、临宗寨等地。 短短数月间,河湟地区烽烟四起,形势岌岌可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