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117章 又要换人了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7章 又要换人了 (第3/4页)

   闲话几句,苏轼从内堂出来了。

    对于苏辙即将罢相,他同样不怎么在意,兄弟俩都是经历过起伏的人,到了这个岁数真是看开了。

    待傅斯年呈上礼单,苏轼大大方方地展开观看,笑言道:

    “真不愧是东京有名的富豪,一出手就超过了老夫两年的俸禄!”

    接着又聊回了正题:“我们兄弟岁数大了,精力不济,这朝堂早都不想混了。正好在颍川有田产,等同叔(苏辙字)去职,我们兄弟就打算去那边颐养天年。此后纵情山水,不亦乐乎?”

    这老头,几乎闲逛了半辈子,还没溜达够!

    傅斯年问:“苏相公,其实我还有事请教,若你们二位去相,这朝堂上还有谁可担此重任?”

    他是真头疼,宋朝到了后期,一直就缺良相,除了有个李纲以外,其他人真是提不起来。

    偶有清名的,也是品德高于才干。

    好人顶什么用啊?他得能干活儿呀!

    苏辙当即道:“舍许将许相公其谁?不论是资历、人望还是文名,许将都是一时之选。况且其人文武双全,去岁的河湟之役,许多谋划都出自他手。”

    嗯,这人的确合适。

    傅斯年听说过许将,唯一的缺点就是岁数大了些。

    行吧,有总比没有强,不然等着蔡京那帮人回来抢位置吗?

    此时苏轼忽然插嘴:“我给你提个人,有机会你在官家面前说一说。”

    他们兄弟俩与傅斯年走得近,知道他在赵佶那说话有份量。

    苏轼提的人没出乎傅斯年的预料,就是他的学生李格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