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_第128章 衣锦还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8章 衣锦还乡 (第1/4页)

    将刘法的名字写在最显眼的空隙,傅斯年轻轻吹干了墨迹。

    王厚走了,河湟需要一位合格的统帅。

    “天生神将”刘法当然就是那个不二人选,哪怕种师道也稍逊一筹。

    临走之前要把所有的事都安排明白,包括对内的防范。

    折可求这个名字,令傅斯年始终有点不舒服。

    折家八代为将,为北宋立下赫赫战功,威名全都被他一朝丧尽。

    这也充分说明,朝廷对西北将门的防范不无道理。

    后人看着史书上的只言片语,往往会大剌剌地来上一句:以文抑武,自毁长城!

    但若是易地而处呢?

    你手下有一支能打的军队,就是不怎么听话。

    想要调他们打仗,先要给一大笔钱开拔。

    每年武器的损耗、人员的开支全由你给,而且还必须多给!

    明明就五万人,他要十万人的开销,还把损耗往死了夸大。

    你盘点着手里其他的部队,要不就是久疏战阵,要不就是军纪散乱,无奈之下只能掏钱。

    你知道他们在骗你,他们也知道你知道,但依旧报那么多的开销。

    而你也只能忍,再心疼也得给,因为你必须用他们。

    听着跟绕口令似的,但事实就是如此。

    换你是皇帝,你对将门怎么想?

    好在目前为止,折家还是很忠心的,傅斯年要做的就是防患于未然。

    要想改变这种态势,实报实销是个不错的办法。

    傅斯年未来打算在西北地区建立工厂,慢慢地将军需供应完全本地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