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章 科举! (第4/4页)
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 百家争鸣时期,虽可有信徒,却唯独儒墨两家最为鼎盛,并称世间两大显学,李洪便是看重了这份名气。 而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墨家的所有主张,都和李洪想要做的事情不谋而合。 墨家学说的核心,除了兼爱非攻这些普世价值观以及一些在现在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思想,最让李洪认同的便是《墨经》中开篇的第一句话。 “巧传则求其故。 巧传,就是手工业技巧,指的是手工业技巧一代一代传下来,而重点便是‘求其故’三个字。 早在两千年前墨子便想到了事情要探求原因,把各类工匠的经验上升到理论,讲清楚因果联系,建立命题,建立论证,这不就是科学的求证观念。 而事实上,墨子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在《经上》中,还试图解释过力学的定律,即:“力,刑之所以奋也”以及“力,重之谓”。 这两句话,直接点明了力是物体加速运动的原因,以及将一直混为一谈的重力与重量区分开。 而这两点理论,确是直接领先了西方两千年的时间。 只可惜,这么多年里,随着墨家的衰落,再也无人顺着墨子的理念钻研下去,而现在李洪却想着将墨家学说重新捡起来,取代儒学成为主流。 在想通这几点后,李洪莫名的有些亢奋,突然有一种改变了历史和世界的使命感,顺着这个思路,一路在纸上写了下去,一直到日上三竿,才堪堪停下笔。万里天和的大明第一能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