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一百七十六章 知识是无价的,知识也是没有国界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六章 知识是无价的,知识也是没有国界的 (第5/10页)

难说,但是他说的想法、思路确实很吸引人。

    有些数学博士、讲师、教授,当天回去就开始仔细思考。

    当然,九成九以上的人,即便是思考也不可能有任何的进展。

    有些人发现根本想不出来,就干脆把内容发到了网上,同时赞叹王浩分享的证明思路。

    这就是以一个噱头,来吸引更多的点赞和评论,顺便让其他人知道自己认识王浩,还听了王浩一整节公开课。

    还能顺便得意的说一句,“看到没有?在我们西海大学,不止是能听到王浩的公开课,他还会分享一些数学方面很好的想法。”

    “这次分享了哥德巴赫猜想证明思路,根本是听也没听过的,就是他自己的研究。”

    “王浩就是这样的人,他不在乎别人知道他的研究,或许是自信,或许是他认为知识属于所有人?”

    其实分享消息的人并不知道为什么王浩的想法、思路很厉害,更不可能确定他的想法、思路,就能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当然后者也没有人能确定。

    他只是觉得王浩很厉害,想利用这个噱头吸引一些网络上的点赞、评论,来达到一些心理上的自我满足而已。

    实际上,发布类似的内容排除了王浩的因素外,根本不可能有人看。

    如果去网络上进行搜索,能找到很多‘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思路’,还能找到一些哥德巴赫猜想的粗略证明,甚至有文章直接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这些证明根本没有人看。

    专业的人不屑看;不专业的人看不懂。

    但是,加上王浩的名字就不一样了,消息发布到网络上以后,还是短暂的吸引了一些点赞评论,但后续还是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