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然科学特等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自然科学特等奖! (第8/9页)

中,王浩毫无疑问是顶级的专家,是他完成最初的理论基础,可以说就代表了正确性。

    到目前,还没有其他机构或个人,完成其他的突出成果。

    之后有人又问起王浩在做什么研究,王浩简单的解释一下自己申请的项目,“建立一个新的拓扑体系,希望能够对更复杂的元素结构所形成的微观形态做出解析。”

    这个解释,理解起来并不容易。

    首都大学的朱刚教授,则是给其他人做出了更详细的解释,“我看了国际上的报告,阿克萨伊-文卡特什对王浩的理论研究的很深入,他说现在的王氏几何,只能用来解析单质元素形成的微观形态。“

    “微观形态是一个三维半拓扑图形,王氏几何的定义很简单,但如果想解析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所形成的微观形态,其难度是呈现指数级上涨的。”

    “这就很太难了!”

    朱刚认真说道,“王氏几何定义简单,也只是相对而已。”

    “比如说,一个数字的平方,理解起来当然很容易,换做是a b的平方,就要复杂一些。“

    “王氏几何,可不是a b,真正说起来,或许可比十个以上未知数组成的列式,上面添加个平方、立方……“

    “其计算的复杂度就可以想象了,所以针对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进行微观几何解析,就会变得非常非常复杂。”

    “刚才王教授说建立一种全新的拓扑体系,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不过建立一个新体系,难度……”

    他说着苦笑的摇摇头。

    只要想想其中的难度和复杂性,他就知道自己根本没有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