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一百三十七章 团队高效完成工作,程序分析?田院士:这不可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七章 团队高效完成工作,程序分析?田院士:这不可能! (第8/11页)

成了角谷猜想的证明,被公认是顶尖的数学家。

    这种级别的数学家,做数学分析工作,可能会有什么简化的好办法也说不定?

    “幸好还有湖州大学啊!”

    田桂林叹了口气,“如果两个下属的团队都比我们的速度快、质量还高,我们的第七工作组就没有意义了。”

    “这次真是丢个大脸啊!”

    另一边。

    湖州大学的领队杜启生找到了薛文卓,他也听说了西京交通大学完成了分析工作。

    杜启生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湖州大学的团队,和西京交通大学相比,还是要差上一点的,但说差也差不了太多,而他们分配的工作任务相似。

    湖州大学的团队,到现在就刚完成了三分之一,西京交通大学团队早就完成了。

    这种效率差距也太大了。

    薛文卓和杜启生很熟悉,就说起了王浩研究出一种程序,可以用来对粒子特性进行分析,最后还特别打电话问了一下王浩,看能不能用程度帮湖州大学团队进行一下分析。

    王浩正和何毅、肖新宇一起逛着故宫,接到电话就直接同意了。

    他设计的程序专门针对粒子特性分析,甚至针对的只是这次实验的数据,也没有什么商用价值,实验过后意义就不大了。

    其他团队想用,自然也可以用一下。

    湖州大学团队使用了王浩设计的程序进行粒子特性分析后,做分析的速度立刻成倍增加,只过了不到一天的时间,他们就完成了剩余的全部工作,也马上把数据提交了上去。

    这才是实验分析工作开始的第五天。

    实验评审委员会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