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胀式发展的超导材料产业,西海大学就是冤大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七章 膨胀式发展的超导材料产业,西海大学就是冤大头? (第4/11页)



    这个实验结果让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要对于实验有所了解,就明白复刻实验的成果,已经强于芝加哥大学实验组发表在《科学》杂志的成果。

    实验只是在180万倍大气压的状态下实现的,而芝加哥大学的实验组制造了260万倍的大气压。

    同时,实验激活交流重力场的峰值比常态高出5.8摄氏度。

    至于交流重力场强,倒是没有什么可说的。

    交流重力场强和实验的布局以及超导材料直接相关,但和提前检测到交流重力场强的峰值无关。

    实验结果确定下来。

    周敏华也回到了科工局的办公室,她已经收到了王浩提交的机密成果报告。

    她之前还犹豫着,是不是要再去一趟西海大学,了解一下成果报告的具体信息,主要还是因为其中的信息太惊人了。

    上面说通过研究出了一种元素组合,而这种元素组合,会大大提升高温超导材料的临界温度。

    同时,还做出了数值说明,“能制造出100K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

    周敏华很清楚,100K以上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代表了什么。

    这个临界温度的铁基或铜基高温超导材料,可以在某些领域实现超导技术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比如,超导磁悬浮列车可以大大降低使用成本。

    比如,一些特殊需要超导材料传输电力的部件。

    等等。

    现在市面上也有一些公司,专业制造铁基超导材料,但临界温度基本都在30k左右,也只刚摸到“高温超导“的边缘。

    这些公司制造出的超导材料以及相关的设备都是卖给实验室进行研究的,而不是正式投入工业使用。

    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