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一百八十七章 讨论会上的唇枪舌战,王浩:我期待基础科学中心的配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七章 讨论会上的唇枪舌战,王浩:我期待基础科学中心的配合! (第1/7页)

    项目自主,就是底线。

    如果只是名义上的‘次项目’,同样是做超导机制的研究,以其他机构更大的项目为主,也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的‘次项目’则是真正意义上的次项目。

    主次分明。

    物理实验室的交流重力项目,等于是充当了基础科学中心超导机制研究项目的一部分。

    这一部分还是失去自主权的,其中最不能接受的是两个方面,一个就是需要配合基础科学中心的研究进行实验,就等于是失去了实验自由。

    当项目失去了实验自由,就是被指挥着进行研究,只是充当一個实验的机器,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想进行独立的实验,还要向基础科学中心做申请,完全失去了独立研究的空间。

    同时,也会导致经费受限。

    这大概也是超导办公室,好多人同意这个方式的原因之一。

    挂靠项目的经费肯定是受限的,原本能拨款五千万的项目,一挂靠也就还剩下三千万。

    另外,不能接受的就是单方向的实验数据共享。

    在一定程度上,单方向的数据贡献,等于是把成果交给了基础科学中心,即便主研究还是他们做的,但基础科学中心平白就会共享成果,还可以根据物理实验室的成果去继续实验。

    换做只是何毅、肖新宇等人,并不会太过于抵触,因为物理实验室确实规模很小,不管是人员的研发水平,还是实验条件都远远比不上基础科学中心。

    他们说白了就是想拿经费,有经费支持就可以做实验、有成果,还可以扩大实验室的规模。

    一般小实验室都是如此。

    正常挂靠项目对物理实验室来说是有好处的,前提是物理实验室无法靠自身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