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六章 论文发表,物理界的震撼、全世界的震动! (第10/11页)
。 他只是指导一下学生,抽时间讲一下课,偶尔去物理实验室,也只是过去关心一下其他人对实验的总结。 很快。 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初,《自然-物理》杂志刊登了一篇十三页的论文,论文只是一个标题,就吸引了物理界的所有眼球-- 《超导定律与临界常数》。 “超导定律?” “临界常数?” 大部分物理界外的人士,看到论文标题也觉得不感冒,但物理业内就不一样了,他们意识到肯定是个重磅研究,马上就翻看了论文,然后就看到了论文第一作者。 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王浩。 最年轻的菲尔兹得主? 在打开了论文之后,第一页就看到了评审查尔斯-凯恩的点评,“这是超导现象发现百年来的最大进展! 它会让‘拓扑物理’走向辉煌,并掀起全球性超导研究的热潮!” 两句带有感叹号的点评,吸引了无数物理人士的注意,随后马上看起了论文,然后他们就知道为什么查尔斯-凯恩会那样说了。 超导定律,计算元素超导临界温度! 这是什么样的成果? 百年前,超导现象发现以来,超导的理论机制研究和超导应用技术研究,一直处在似乎无关的分割状态。 从五十年代的bcs理论,到八十年代的超导拓扑相变理论,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超导理论研究,都无法给予超导应用技术直接支持。 超导应用技术的研究,依靠的还是‘实验测试’,而不是依靠基础理论研究支持。 比如,金属铌。 铌的超导临界温度为9.25k,达到了单质金属临界温度最高点。 在发现铌的高临界温度后,物理学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