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零六章 七次实验,完成研究,一口唾沫一个钉?王浩:大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七次实验,完成研究,一口唾沫一个钉?王浩:大气! (第7/9页)

进行相关研究的时候,研发任务的难度等级是C,主要是因为数据相对比较多。

    现在只是针对一个实验的数据进行研究,难度也就降低到了D级,做数据统计建立模型还是比较轻松的。

    因为已经有了一次更复杂的经验,王浩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已经完成了研究。

    三天后,第二次实验。

    王浩再次做同样的数学工作,再次建立了数学模型,只是把模型和之前结合在一起。

    又是两天,第三次实验……

    第四次……

    第五次……

    在两个星期时间里,王浩每天都待在物理实验室,要么就是在做实验,要么就是在做数据分析,要么就是在安排其他人的工作。

    每一次的实验,对他来说都是一个小研究。

    每次都很认真的完成。

    这样持续了两个星期,完成了总计七次实验。

    ……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王浩、向乾生、何毅等人是全程参与的,但相关的数学工作,都是王浩一个人完成的。

    其他人只负责实验论证和实验记录。

    阮伟平也一起参与了实验,他还在理论会议时提了一个小建议,只不过被王浩‘礼貌’的否定了。

    那个建议就是244工厂‘提升交流重力场强度’的‘正确’方式。

    之后阮伟平就不做建议了,他只是做实验的回报整理,并把实验数据传给244工厂。

    这些对他们的研究也是有帮助的。

    物理实验室连续进行了七次实验,实验结果也阮伟平预料的一样,第一次的5.3%还不是最低的,后来还有一次是3.1%。

    最高的则出现在第五次实验中,数值是6.4%。

    实际上,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