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一章 王浩:东港合金实验室的项目没什么意义 (第6/11页)
当然,礼貌还是要有的。 所以他装作一副很认真听的样子,实际上,说明过程中一些专有名词根本就听不太懂。 王浩继续喝了口水,才问道,“武钢的研究院,距离这里有多远?” “十几公里吧。” “好吧!”王浩很爽快的同意了,只有十几公里,开车一会儿就到了,就可以现场去看看实验,就能够试一下新能力。 王基铭听到王浩说同意,顿时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实际上,他并不是希望王浩在研究上能指点什么,甚至觉得王浩是钢铁研究的门外汉,都可以说完全的不懂。 但是,王浩去武钢研究院有好几个好处。 第一就是和王浩打好关系,王浩在钛合金强度提升上很有研究,他听了常虹菊教授的评价,说王浩的数据分析内容很了不起。 另外,王浩还是公认的顶级数学家,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数学家似乎和钢铁研发无关,但顶级数学家在学术圈是非常有地位的。 哪怕是放在国内也是一样的,学术鄙视链并不是随便说说,顶级的数学家永远是站在学术鄙视链的最顶端。 如果用科技研发来说明,任何领域的研发都离不开数学,而一个顶级的数学家,放在什么项目里,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技术研发就不一样了。 比如,王基铭。 他自认为在钢材研发领域是顶级的专家,还以此评上了工程院的院士,但让他去做高分子材料的研发,就纯粹是门外汉了,根本不可能带来一点帮助。 数学家能成为学术鄙视链的最顶端,一个原因是数学家都是最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