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_第118章 根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根源 (第5/5页)

天启和阉党埋下的祸根。

    不但导致了左良玉被罢官,最严重的是蓟镇门户大开,也为黄台吉的入侵埋下了伏笔。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毛文龙虽然失去了军事上的作用,经济上也给明廷造成了巨大的负担。但他在政治上,还是有用的。

    那就是后世他经常被人诟病的所谓投降后金事宜。

    其实那些书信,只是毛文龙秉承明廷的意思,在与后金议和而已。

    不但他在做,袁崇焕也在做。

    所有说袁崇焕、毛文龙要投降后金的,其实都是故意黑罢了。

    至于袁崇焕“五年平辽”的豪言壮语,很可能未必是平定辽东,而是让辽东平静。

    倘若议和成功,辽东不就平静了嘛。

    当然,这个说法没有任何根据,只是猜测。

    不过毛文龙负责的议和事宜,终于在和后金八封书信往来后,彻底破产。

    毛文龙和后金的书信往来,并不能作为毛文龙有意投降的罪证。因为他的这些行动,都有塘报上奏朝廷了。

    这理所当然可以视作,其实明廷是在默许毛文龙和后金议和。

    后世的许多观点认为,后金使者阔科的被抓,是导致崇祯下旨核定东江镇军饷的诱因。

    但实际上,真正导致崇祯这么做的真正原因,是毛文龙给皇太极的最后一封信。

    【阅汗来书,甚感不解。其骄恣失信,俾人生疑之处,我岂能不知乎?况议和之事,乃两国所愿,於两地有益之事。尔若不愿,则亦已耳!何以大言欺我?】

    这样的话语,代表的意思只有一个。

    那就是议和谈判彻底破裂。

    至此,于明廷而言,毛文龙在政治上的用处也没有了。鹤城风月的明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