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4章 金属加工方法革变,下一个研发重点 (第1/8页)
以目前的热源形式来分,金属3D打印可分为激光(单模)SLM、激光(多模)LENS、电子束(粉末)EBM、电子束(丝材)EBFF和电弧WAAM。 星海集团利用自主研发的激光技术,目前主要采用SLM和LENS技术,材料都是采用粉末形式。 以目前的设备型号来看,可以制造1000mm*800mm*600mm的零件,如果想加大零件尺寸并不难,增加导轨长度即可,不过,精度会有一定的影响。 一直以来,全球金属3D打印的发展似乎并未达到预期中的革命性发展,以世界金属3D增材代表企业Velo3D公司为例, 主要有三个因素影响。 第一,材料组织较差,一直达不到锻件水平。 也许构件的某些性能达到了同成分锻件水平,但材料组织依然达不到。 目前,星海集团已经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 第二,制造效率问题。 一般来说,SLM技术的每小时制造效率为5-20立方厘米,如果是LENS(材料组织较差),可以到达10-80立方厘米,甚至可以达到300立方厘米。 以制造钢铁为例,钢材的密度为7.85克/立方厘米。 也就是说,金属3D增材的每小时制造效率,SLM技术大概是40-160克,而LENS则为80-2400克,每天24小时持续制造,最多也就五十多公斤。 如果是钛合金和铝合金,由于密度更小,单位生产的重量更低。 制造效率越高,相应地成形精度也会低许多。 所以,这项技术只适合于制造复杂程序非常高,而且批量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