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57章 (第2/3页)
一圈,边看边把一些需要浇水的,和浇水过量,以及需要补充肥料的药草标记出来,随后把本子交给郑成。 郑成跟在身后一脸佩服:“厂长,你是怎么只通过观察,就能看出草药的问题的?太厉害了吧?” 陈晏初轻咳一下:“书上看的,我也不确定,这不实践一番。” 郑成摇摇头:“不,太准了,每次按照你写的调整完,这些草药的长势就更好了。” 陈晏初笑了笑,没有接话,在这边巡视完,就直接开车去了研究院。 第224章 提出建议 研究院里,陈晏初负责的实验做了十来个,每个均以失败告终,大家也都垂头丧气的,看表情就知道结果都一样。 晚上开会复盘的时候,陈晏初听完大家的总结,出声建议道:“不如我们换个方式怎么样?” 蔡教授看过来:“你想怎么换?” 陈晏初思考了一下:“现在我们是以先提取,再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的结果去往一些方向靠拢,既然这样行不通,为什么不先收集目前医院出现的各个疑难病症,根据病症的特征,配合我们提取的物质,再去做实验。” “与其这样毫无目的的探索,不如把目标放在最前面,直接朝着目标的方向去实践,效果会不会更好一点?” “就比如我是抗癌方向的,与其在这考虑提取出来的物质究竟如何才能杀死癌细胞,不如细分到一个具体的病症。” “例如我就考虑如何实验能攻克胃癌,通过模拟出胃癌不同的时期的症状,考虑提取的物质中,是否有东西可以消灭转移灶,从而缩小肿瘤体积等等,这样把每一步安排具象化,即使不成功,也能知道具体哪里有问题,不比现在这样大海捞针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