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高危专业 (第1/7页)
煤气灯在燃烧。 夜晚,宿舍间。 凃夫的目光一直在打量着这盏在这个世界流行了几十年的主流照明设备。 想要使之持续保持光亮,就必须定时往里补充燃料。 这样的照明方式即便对中产家庭也是比不小的开支,更贫穷的家庭只能使用煤油灯,或是夜晚来临便早早睡下。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其实很少有丰富的娱乐活动,跟高昂的燃料费不是并无关系。 时间就是金钱。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只在上流社会,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 注视着照明源,凃夫手里则设计起新式照明源的图纸,这个发明并不算难,只需要一个简单的玻璃容器,利用排气法抽干里面的氧气,再使内部完全处于真空状态。 在灯芯处换上钨丝,最后通上电即可完成制作。 “电灯”的发明即便是他那个时代一个初高中生都知晓,而更广为人知的自然是关于发明大王“爱迪生”的故事。 但实际上他并非首个发明“电灯”的人,再次之前便已经有了并不算稳定的“电弧灯”,爱迪生也是发现这个商机后才买断了对方的版权。 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几乎不眠不休,他和助手们尝试了6000多种材料才发现使用竹丝最为合适,最后通过自己名下第一家电灯工厂生产处了电灯。 整个故事看下来,正是在这种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在造就了这一伟大发明。 换做年龄较小的孩子,一定会被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先生这种为科学奉献的伟大精神所打动。 而以凃夫现在的目光去看,坚持和努力实际最是廉价,也是最基础的。 真正成功的关键难道不是在于爱迪生天才的眼光和强大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