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00谢宴虽简恩威并投诚有因虚实探 (第7/11页)
开的哀戚与孤高,正是《忆故人》的曲调。在这暮色沉沉的书房里听来,格外扣人心弦。 顾兰因怔怔地抬起头,循着琴声望去。 吴道时也侧耳倾听片刻,淡淡道:“是舍妹在练琴。家父在世时,最爱听她弹这首曲子。”他提及父亲,语气中多了一丝几不可察的柔和,但随即又收敛起来,看向顾兰因,“令仪心性单纯,不经世事。前番惊险,幸得先生示警,方得平安。吴某在此,再谢先生。”说着,他竟端起面前的茶杯,以茶代酒,向顾兰因微微致意。 这是第二次郑重道谢,却比第一次更显沉重。因为这次,他明确点出了吴灼,将顾兰因的恩情,牢牢钉在了“保护吴灼”这个吴道时最核心的诉求上。 顾兰因连忙端起茶杯,手依旧有些抖:“吴处长言重了,灼灼吉人天相…”她饮了口茶,冰冷的茶水似乎让她冷静了些许。她看着吴道时,“吴处长,线虽断了,但兰因…还未想放弃。只要处长信我,兰因愿尽绵薄之力…” 她这是在表态,也是在寻求新的庇护。 吴道时放下茶杯,目光深邃地看着她:“顾先生巾帼不让须眉,吴某佩服。如今北平局势波谲云诡,先生处境确也危险。若先生不弃,今后有何消息,或需吴某相助之处,可通过陈旻转达。什锦花园,或许不能保先生万全,但暂避风雨,或可为之。” 他没有给出任何具体的承诺,只是划下了一道模糊的界限,提供了一个有限度的合作与庇护的可能。但这对于此刻惶惶如惊弓之鸟的顾兰因来说,已是一根救命的稻草。 “多谢…吴处长。”顾兰因低声道,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接下来的饭局,气氛微妙地缓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