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0 (第2/4页)
圈,很有意味地看着程凤台。程凤台也不知道他是什么个意思。 “那年过后我就改唱旦了,您看的是我最后几场武生戏!”商细蕊笑道:“那时候我的小旦只能听听嗓子,工架完全不行。” 韩先生道:“不瞒商老板说,我就得意您的武生。当时虽然年纪小,功夫已经极好了。后来总听说第一名旦商细蕊,我琢磨来琢磨去,心想哪个是商细蕊,我只认得一个唱生的叫商细儿嘛!跟您都对不上号。” 程凤台听见商细蕊原来的名字觉得很好笑,馅儿馅儿的,憨兮兮的孩子气的感觉,倒是比细蕊贴合他的性情。商细蕊却觉得过去的名字有点难为情,随口叫来像小婴儿的乳名一样,一点都不正式,很拿不出手,埋怨他义父学问浅薄,给儿子取个艺名还要想十年。 商细蕊道:“唱旦唱得再出名,我以后老了喉咙粗糙了,还是要唱回生去。启蒙的手艺,万万丢不得的。” 韩先生殷勤地问:“可是我来北平之前听说商老板近来唱了生的?是吗?我来晚了,要有机会,商郎一定赏我的耳福。” 商细蕊可算把话头引到正事儿了,抿了抿嘴唇,微笑道:“大概是唱不了了。” 范涟和曹司令不约而同回头看他。 “报纸上说,这出戏可能要被禁了。” 范涟讶异一声。曹司令啐了一口:“哪个狗娘养的说禁就禁!老子还没看呢!” 韩先生默了一默,笑道:“这事儿商老板可找对人了!这位孙先生是有分量的人物。近年来昆曲被京戏挤得没有立足之地,倒是外来的话剧一日红似一日,笼络了年轻人的心,越来越壮大。照这样子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