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5 (第2/4页)
辆,并能制造大型拖拉机、压路机、推土机、吊车、搅拌车等各种重型车辆的强大产能,而且不需技术升级,只要有足够的投资追加,便能将产能迅速扩大形成规模效应…… 当然,汽车工业能够迅速达到如此水平,与福特公司的直接和间接支持是分不开的,相比而言,飞机制造工业虽然有胡卫东当初搞来的大量设备,也不乏优秀的人才,但因为这方面毫无基础的关系,起始阶段要比汽车工业吃力得多, s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中国航空 光是将人才和设备有机地组合起来,就需要耗费不少时间。但即便如此,访苏归来的胡卫东还是错过了边区第一架飞机的首飞(意义更大的第一个风洞在他访苏之前就建好了),尽管这架飞机几乎毫无实用价值,但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这一步迈出去之后,飞机制造工业以后的发展便一天快似一天,毕竟活塞式飞机的技术门槛远不如后来喷气式那么高,而且即使某些方面达不到设计要求,也往往能够想到取巧的办法进行弥补。 38年3月份,洛阳飞机制造厂生产出第一种定型的飞机——初教1,随着这种初级教练机的批量投产,中国终于可以开始大批量地培养飞行员了,而到了38年6月份,“初教1”的改进型“初教2”和中国自产的第一种高级教练机“高教1”也相继定型。 38年8月份,胡卫东以记忆中的苏联拉5战斗机与英国蚊子轰炸机(两者都是木结构,但却同为二战名机。)为原型提出设计思路,并经王助等多位中外飞机设计师优化后初步设计完成的两款飞机几乎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