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6章 废物中的废物 (第4/4页)
详细一点!”m. “老奴遵命!” 刘瑾忙碌起来,朱厚照又拿起了朱佩琪的奏疏,眼里满是怒火。 朱佩琪,老家就在凤阳,老朱家的族志、宗人府的宗族名单里面,都有他们家这个分支。 理论上讲,朱佩琪算是朱厚照的族叔。 朱厚照略微沉思了一下,拿起笔:族叔,撞柱子能拉近感情,你多和它亲热亲热! 剩下的,朱厚照直接给无视了,全部整理起来,留着冬天当柴火了。 翻阅了很多奏疏,最后落在了天津卫的奏报上面。 天津卫位于海河下游,历来有“虎门大沽、并称天险”的称号。 理论上讲,天津卫是京师的门户,也是河运、漕运的枢纽。 大明开国,因为倭寇很少进犯天津卫,一直不是海防重地,只是被视作战略要地。 从永乐皇帝开始,只注重陆军的训练,海防营彻底荒废。 在葛沽一带的海防营,也仅仅只有两千五百多人,战船五艘! 弘治三年的时候,刑部尚书白昂就曾上疏,天津地位重要,应增设兵备官一员统管军民。 朝廷采纳了白昂的建议,于是设置了“天津兵备道”。 天津卫的奏疏就是天津兵备使刘福写的《天津卫海防策》,请求朝廷拨款,重整海防营,并在天津卫多处战略要地修建炮台。 朱厚照越看这个海防策越觉得厉害,李牧就经常说海防的重要性,朱厚照一直不理解。 现在刘福的奏疏递上了,朱厚照也明白了李牧的一番苦心。 立刻拿起奏疏,准备和李牧好好的分享一下:大明朝,还是有海防牛人的!打小我就疯的大明:家兄朱厚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