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厚照_第188章 狗肚子里面装不了二两香油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88章 狗肚子里面装不了二两香油 (第1/4页)

    明朝就有相对完整的工业技术书籍。

    涵盖了农业、工业,以及手工制造业。

    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

    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

    但都相当的单一,没有被人精选归类。

    一直到《天工开物》出现之后,才被整理成册。

    铁器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某种程度上,也是衡量文明的标准。

    钢铁的产量,更是一个国家工业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

    镇国铁匠铺在炼铁的设备上做到了大型化,炼铁炉和炒钢炉一体使用。

    减少炒炼过程中的二次熔化,不仅降低了成本,也缩短了时间。

    简单说,就是炼铁炉中的铁水会自己流淌到炒炉之内,然后不断的搅拌,让铁水氧化成为熟铁。

    常规的方法只能炼出来生铁,通过锻打脱碳,或者使用灌钢法进行脱碳。

    不是说大明朝没有炒钢法,而是熔炉和炒炉是分开的,李牧无非就是在这个基础上一体化了而已。

    值得一提的是,二百多年以后,欧洲人才使用铁棒搅拌,去除铁中的炭,得到的是低碳的熟铁。

    而老祖宗们,在明朝初期,就知道用柳木搅拌,通过木棍的燃烧主动向铁水中混入炭,降低铁水的去炭速度,在控制好柳木的混入比例后,可以直接炒出来钢!

    甚至是,机缘巧合之下,还有炒出来高碳钢和中碳钢。

    只可惜,领先了两百多年的技术,到了野猪皮的时候,非但没发展起来,还他妈倒退了。

    熔炉上面,绑着大红花。

    前面有案台,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