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二章赏军与散阶 (第2/4页)
“不过,我确实也想为军官们增添俸禄的意思。” “毕竟,那些文官们敛财方便,而军中却只能克扣军饷这一途,前阵子我断了将校的门路,如果不补偿一二,怕是许多人心生怨恨。” 赵舒明白,其说的是辎重司一事。 发放俸禄不再经手大将,断了人家的财路,这无异于杀人父母。 “将军此行,甚善,不仅能绝军中陋习,也能收买军心。” 对此事,赵舒表示认可,甚至大为赞叹:“您能想到这里,实乃军中幸事。” 明朝的俸禄低是出名的。 就拿朱谊汐的游击将军来说,正五品,月俸十六石,汉中府米价二两,也就是三十二两白银。 而一匹战马,就超过百两。 底层的千总、把总,更是不必提,混个温饱不难,养家糊口够呛。 普通的兵卒,普通的五六钱,多的如关宁铁骑,月俸二两。 而且,还经常欠饷。 除了吃空饷,克扣军饷,根本就难活。 “不知将军如何加饷?” 赵舒饶有兴致地问道,他倒是真的想知道,如何不起眼的给军中加饷。 “兵卒们,月饷涨至一两。” 朱谊汐先说起了普通底层兵卒,他们虽然占据大头,但很可惜,话语权太弱,自然增加的有限。 重要的是,收买军官们。 “这自无不可。”赵舒思量一会儿,随即点头道: “虽然增添了许多,但无论是安抚离乡的兵卒,还是招募新兵,钱饷高些再好不过。” 随即,朱谊汐说出了自己的主张:“我将按武散阶,来给将校们增补钱饷。” “武散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