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1章入蜀契机 (第4/4页)
这些短生种,能够尽量节省粮食,从而帮助百姓度过灾荒。 夏种秋收一波,就能让百姓们缓过气来,勉强过活。 对于百姓们来说,一个安稳的环境,就能让他们缓口气活下来。 而朱谊汐,就是制造安稳,救济,加快农业的恢复。 “多亏了四通八达的水运,才能将粮食从江西送到襄阳,再至南阳,不然,这几十万人,真难过活了。” 感叹了一声,朱谊汐再次奔向方城。 十座棱堡,经过数万人不停地修筑,一个半月,已经大致成型,唯独欠缺的,就是火炮了。 红衣大炮,弗朗机炮。 它们都在路上。 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员信任的大将,驻守此处。 思来想去,真正能够承担重任的,似乎只有陈永福。 况且,陈永福曾作为河南总兵,了解地利,多次守住开封府,只要钱粮供应不断,想必是安稳如山了。 “报,大王,襄阳来信!” 这时,亲卫递上了书信。 “张献忠那么慢?” 对于陈士奇的求援,朱谊汐倒是不以为意。 但就是奇怪,半年都快过去了,张献忠竟然还没有拿下四川,才到重庆。 “西贼到底是有多弱?” 朱谊汐握紧拳头,振奋道:“入川的契机来了,多谢张献忠送来的助攻。” 旋即,他调转马头,奔向襄阳,随即又快马传书,令陈永福北上,主持南阳的防卫工作。 他,则要亲征巴蜀,捅张献忠的菊花。飞天缆车的逆流启明(大明世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