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要上天(种田青铜时代)_125、第 125 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5、第 125 章 (第3/7页)



    他的大侄子告诉他,确切消息,闵公世子,跑了,亲随军搜城好几天都没抓到人,现在还在满京城找。

    裴三郎不太懂朝廷上的事,他担心被报复,为了安全起见,把自己全家的安保又增强了些,为此还把全家的马车车厢都换成特制的,至于马,那都披上了皮甲,以防像电视剧里常演的出现绊马腿、刀子扎马屁股的事。

    井康对曦公的自我防护本事彻底无语。

    过了一个多月,十一月初,京城收到消息,以闵公为首、以福栖城为中心的十七位公侯一起反了。

    与此同时,还有四家累世公侯府呼应闵公,在不同的地方竖起了反旗。

    竖反旗的累世公府中,封地最少的是余公府,两公五侯七个封地,披甲人加上战奴有四万余众。

    闵公府聚集了十五万大军,由闵公世子率军,跟天子派去的一万亲随军在望城打得死去活来的,守城的是望公的世子及家眷。

    起兵的五家累世公侯府,涉及的封地有五十个,聚众约四十万。

    五十个封地便是五十座城,呈不同方位,相隔极远,遥相呼应,正好把京城围在了中间。

    运盐的亲随军和裴曙被怀公府的八万大军堵在了郁城陈武侯的封地。

    天子当即下令征调各城囤积的太戍府披甲人和战奴清剿反贼。

    每个封地驻扎有公府或侯府的五百名披甲人,太卫府和太戍府各四百名披甲人,以及战奴若干。

    太卫府由各城太卫掌管负责守城,太戍府则是朝廷囤兵,只听朝廷调令。

    天子身边十二位门郎将,除了已经在陈武侯的严世侯,以及奔赴福栖城捉拿闵公的安世侯,又派了三位世侯兵分三路去平叛。

    裴三郎不上朝,能打听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