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安!三国打工人_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286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早安!三国打工人 第286节 (第4/6页)

  “竹……竹签?”那人脸上的急切便换作了悲愤,“郎君难道当真要等到第三日再舍我们一碗粥吗?!”

    “郎君!你身后便是粮食!那么多粮食,为什么不能予我们些!”

    “我们愿意服劳役,充苦力,郎君!求你舍我们些粮食,救救我们好不好?!”

    又有妇人抱着孩儿,被人努力地推到前面来,立刻便跪在地上,哭泣起来,“郎君,郎君,救救这孩子,妾愿将这孩子卖与郎君为奴为婢,求郎君给她一口米汤好不好?郎君!她是妾所出第一子啊!”

    有人在哭,有人在哀告,有人在絮絮叨叨地诉苦,这些声音化为了一个巨大的旋涡,而陈群就在这旋涡中心。

    他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围住他不放,为什么这样苦苦哀求。

    他将这一段通往阳都路上的流民按户编制起来,每户发一竹签,每隔三日,可凭竹签领三升麦粥,若是始终不曾领麦粥,到了阳都则有优先安置的福利。

    这个想法是陈群想出来的,诸葛玄很是赞同,并且想方设法从琅琊郡的粮仓里抽调了一些粮食出来,专门用来赈济这些流民,相当于一日发一升麦粥。

    听起来其实还不少。

    ……但如果陆悬鱼在这里的话,会在内心纠正一下“此升非彼升”的问题。

    汉朝时也有“升”这个容积单位,但一升约相当于现在的200毫升。

    全家老小,一天只能分到200毫升的粥,这绝对是受不住的。

    因此这样做只能减缓,却不能真正阻止因为饥饿而导致的死亡来临。

    而那些粮食的消耗速度仍然十分惊人,他总得精打细算,数米下锅才行!

    但百姓们看不到“减缓”,只能看到他们的父母妻儿,正在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