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弟子规》_门当户对不是歧视,要看习惯和家风是否符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门当户对不是歧视,要看习惯和家风是否符合 (第1/2页)

    一、我一直生活在农村,小时候村子里面的一些长辈结婚,我经常参加。我们村虽是个老村子,可我们那个组是新组,都是天南海北的人,什么姓的都有,但大家还能保持各自家族传下来的规矩。

    男孩女孩大了,到了该结婚的时候,就要委托亲戚。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就开始物色谁家有合适的男孩女孩,选择标准一个是贤德,一个是门当户对。这往往是走亲戚的时候,亲人之间交流的头等大事。这就是父母之命啊!父母觉得孩子年龄大了,就该说这样的事情,亲戚一旦介绍,也就成了媒妁之言。

    我们看到电视上的媒婆,都是被丑化过的,跟我们真正的传统不一样。

    实际过去的很多说媒的人,大都是最熟悉的亲戚,一般不会害人,都会尽职尽责,去打听对方的家风和家庭状态。

    门当户对不是歧视,“门当”实际主要讲的是两个家族的经济水平、生活习惯是否相符合,古时候对这个要求是非常严的。

    现在不讲究这些,有一部分夫妻离婚,就是因为习惯不同,北方人的习惯和南方人的习惯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除了基因以外,还来自于水土和饮食。

    我们可以看到,南方人多以米为主,南方的肥胖之人就比较少;北方人以面食为主,胖的人就比较多一些。这就是五谷水土所养的人不同。

    饮食习惯一般都是媒妁之人要了解的第一件事情,现在的家庭,因为饮食不合闹矛盾的,也是非常多的。

    第二看家风,看你读不读书,信不信教。我们古时候都是耕读传家,中堂是供祖宗为主。现在南方很多家庭,供的是“天地君亲师”的主牌位。中国人如果说有共同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