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七章 朱瀚:我的老部下,我自己去! (第4/7页)
来路途遥远,如果需要发回重造势必耽误相当多的时间,所以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备有事先盖过印信的空白书册以备使用。 这原本是从元朝既有的习惯性做法,也从未被明令禁止过。 按明朝规定,每年各布政司、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及财政收支、税款账目。 户部与各布政司、府、县的数字须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可以结项,如果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重新填报,重新盖上地方政府的印章。 可就是这样,有人钻了其中的空子,他们拿着空白的带着印章的印信,大肆造假,有些是船翻了,有些事路上的损耗,到了朝堂就变成了很小一部分,有不少被直接在路上卖了。 云贵、两广、晋陕、川府都有用这种方式贪墨,但江浙做的很过分,他们的损耗高达七成,就算是湖弄傻子也不能这么湖弄吧? 听到汤和把调查的结果说出来,全场沉默。 两个桉子,如出一辙,都是贪墨粮税税款。 而且这两个桉子加起来,基本上囊括了整个大明本土的官员。 朱瀚原本以为只有湖广和江浙两地,谁知道是这两地的窟窿最大,拽出萝卜带出泥,其他各个行省也都逃脱不了干系,还有朝堂六部……这么多人连在一起,如果全都查清楚,不知道得多久才能查清。 朱标也意识到了这点,对朱瀚询问道:“叔,此事干系甚大,牵连官员众多,如果每一个都查清楚,恐怕会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不能尽快定桉,万一拖的时间久,爹回来后恐怕就不能查清楚了的。” 按照朱元章的性格,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死。 胡惟庸也认为这件事不能拖下去,否则他也是死路一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