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因何造反_第507章 盐制改革,朱由检的打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07章 盐制改革,朱由检的打算 (第2/4页)

一些地方盛产幕僚,读书不成便给人当幕僚,也不失一个好的出路。

    当然,朱元璋最初设置这么少官员的主要原因是担心官员太多给百姓造成负担,然而官员少又如何处理过来繁杂的事务?

    而虽然朝廷省了给官员发的俸禄,但却逼着官员贪污,不然哪里养活得了数量庞大的幕僚。毕竟不是谁都是海瑞,所有的政务都能自个来。

    淮安、扬州两府沿海上千里的盐场,都归盐运司管理,灶户总人口加起来足有数十万之多。管理灶户,组织生产,保持航道畅通,兴修水利,赈济受灾的灶户,这些都是盐运司的职责,然而盐运司就这点人哪里管得过来。

    对很多事情,盐运司根本不管不问,也问不过来。盐区的事情由豪灶们负责,豪灶是灶户中的强者,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其他灶户相当于豪灶的雇工。食盐转运贩卖的事情则交给了盐商。而盐运司只管收钱。

    正是因为盐运司衙门的不作为,才催生了盐制的彻底败坏。而盐运司不作为的很大原因也是人手不足,根本管不过来,也懒得去管。

    “故要想使得盐政得到改善,必须彻底改变现在的盐制!派出大量的官吏,从灶户管理,到食盐的收购,盐税的征收,私盐的查剿,都要牢牢控制在朝廷手中。”朱由检道。

    “在生产食盐的盐区,要打击豪灶,把所有生产资料收归国有。两淮盐区共有三十个盐场,每个盐场设立一个衙门,衙门设立场长职位,其下设立各局,分别管理盐场方方面面,负责管理盐场所有灶户,管理盐场食盐的生产等一切流程。所有灶户从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