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成大唐名相张九龄正妻后 第24节 (第5/6页)
们身边,立着一个中?年男子。 男子衣衫褴褛,看上去疲惫不堪,却难掩器宇轩昂,一看就非常人。 谭昭昭好奇打量,差役在说着什么,她一时?没能听清,只听到“张说”两字,瞬时?看向了张九龄。 张九龄也在打量着他们,迎着谭昭昭的目光,微愣之后,不动声色点了点头。 谭昭昭便能确定了。 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张说,一代文?相,官宦生涯几经起伏,曾经被流放岭南钦州。 没曾想,在这里竟然遇到了他! 第二十七章 在大唐想要出仕, 一是看出身?,二是读书科举,三是靠官员举荐。 李白无法考科举, 写给韩荆州的《与韩荆州书》,“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就是他的投名状, 本意是为了出仕为官。 科举之前,读书人各显神通, 让官员看到自己的才名,上门?拜访, 投递文章诗词。 考中?科举之后?, 也不一定?能做官, 或者一辈子只能做个小官吏。 做官之后?想要升职, 主要靠人提携, 也是举荐。 大唐人才济济,像是李白杜甫等诗人,一辈子郁郁不得志者, 不知凡几。 张九龄算是做到了大唐诗人中?最高品级官员, 官至宰相, 被封为始兴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而张说, 曾对张九龄有举荐提携之功,对他十分看中?,并主动?称他们都姓张, 论谱叙辈。 谭昭昭很是纳闷,张九龄官途并非一帆风顺, 考中?进士之后?,苦于没背景关?系,坐了许多年冷板凳。 张说本身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