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一章 商议 (第3/7页)
来讲,要“修旧如旧”。 隔扇、窗棂、门雕、壁雕、檐饰、墙砖,都要找真正懂行的人来做,以求尽量恢复以往的风貌。 这可不是随便找几个能盖排房的主儿,就能办到的。那得真正懂得古建营造的人来,才不算糟蹋了这么好的房子。 至于房屋内部,甚至比要旧日要更精细、更体贴地装修,怎么保温,怎么舒适怎么来。 他的个人要求,至少得地面铺砖,有干净的厕所和厨房。还得自购锅炉,通上土暖气,能洗热水澡。才算是基本达到了现代社会的生活需要。 同时他也不建议像洪衍争说的那样,装完了房子,全家就要彻底地从福儒里搬走。 这一是因为这边的东西和那边压根不搭调。 老宅里可有不少古香古色的好玩意呢,今后要都摆在房里,再掺和着这边弄过去三合板圆桌,柴木凳子,搪瓷脸盆,塑料暖壶,破铝盆儿什么的,看着实在是不成样子。 其二就是他觉着这房根本就不该退给房管所。 真要退了。万一家里人搬了过去,住着不适应,觉着着不方便呢。想回来可就没后路了。 那不行!还是房子捏在自己手里的好,到时候想去哪儿住去哪儿住。方便! 不用说,洪衍武的话是句句在理,设想周到啊。 首先,谁不愿意把房往精致,往舒适了去修呢? 何况就洪禄承和王蕴琳的出身和素质来说,他们在住宅上也必然希望能根据主人的情趣设计细节。 另外,在观音院东院已经住了这么久,跟这里的人和物也早就有感情了。洪禄承和王蕴琳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几户好邻居。 真搬到老宅去,住着偌大的房子却没人说话。怎么可能不想这儿呢? 要能随时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