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二章 登堂入室 (第2/4页)
伟人”参观后提出的意见,还以降低层高为代价临时为每户增添独立的客厅。 虽然这些功能性房间的面积都不大,配套设施也很简陋,但比起以往的民居建筑已经是一种飞跃式的进步,相当人性化了。可以说,条件完全超越了当时的简易楼和筒子楼,基本等同于现代意义的单元房了。 另外,从感官上的文化变迁来说,也给人很大的震动。在老百姓的眼中,它甚至具有一种现代性。 在这批大楼建成后,曾经有许多人特意赶来参观。他们在体验过楼中的电梯,看过公家配备的抽水马桶,在阳台上吹过风后,无不认同住楼房是一种享受,高不可攀。 也正是从此,有生之年能搬进这样的单元房,成了广大京城居民对居住条件的最高奢望。 对有独立厨卫,能集**暖的单元房的渴望,成为了新的衡量标准,主宰了京城近三十年的居住观念。 当年能把家迁进前三门大街新楼的人,在大多数人们的眼里,基本等于最先把一只脚迈进了现代化生活的幸运儿,大家都只有羡慕和嫉妒的份儿。 像洪衍武前世就常听“大人物”怀念往昔时,甚至把这里比作京城的“盘古大观”,或是沪海的“汤臣一品”。 只是他说这话的时候已经是零八年奥运会以后了,那时前三门大街同样风光不再,这些建筑也和其他旧楼一样地被时光的灰尘掩盖,再没有半点吸引人的地方。 洪衍武顶多是当个有关时代更迭的笑话听听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