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七章 流离 (第3/6页)
,洪禄承夫妇作为洪家产业的继承人,也被洪效儒安排,经由津门去了沪海。唯有洪寿承仍旧留在京城,一边念书,一边陪伴双亲。 而国都沦陷之后,由于人心苦痛,山河无色,大学也被日本人干涉。洪效儒便不舍得留小儿子在沦陷区当亡国奴了。就酬了一大笔钱,提前送他去法国留洋。 可哪知道,洪寿承在辅仁大学就已经秘密加入“抗日杀jianian团”了,早在北平参加过多次成功的刺杀行动。 因此到达津门之后,他并没有登上去欧洲的轮船,反倒是带着留学的巨款,彻底投入到了抗战斗争之中。自此再也没有回过家。 别离岁岁如流水,几年之后,直到1941年的中秋节一早,洪家的门房才莫名其妙在窗户缝儿里发现一封洪寿承写的家书。 里面的具体内容是: 父亲、母亲: 我现在很好,在需要我的地方,您们千万不要找我。到了该回去的时候,我自然会回去。 写这封信,其实是为了告诉你们,我结婚了,是志同道合的结合。 现附照片一张。我们希望得到您们的祝福。并盼望您们身体康泰,万勿以我们为念。 不孝子寿承、儿媳婉华敬上 让洪家二老欣慰的是,照片上的洪寿承很英俊,那姑娘也很漂亮,看着很般配。俩人都穿着洋装,也有首饰,经济境况似乎还不错。 只是由于信中仅寥寥数语。他们对那姑娘的情况几乎是一无所知,唯有那封信末的“婉华”二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