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五月节 (第3/6页)
过了五月节才可消灾解难,毒净邪除,平安到明年端午。 到了五月初五当日,还有一些其他讲究。 除了人们要喝雄黄酒、吃五毒饼、绿豆糕、粽子、桑葚等以外,还要用雄黄酒在男孩子额头写“王”字,给男孩子戴“虎符”。出嫁的闺女必须于是日回娘家过节,谓之“躲端午”。 最后就是在娱乐上了。当天全城的戏园子都要演应节戏,如《混元盒》、《五毒传》和《水漫金山》之类。另外还有“熙游避灾”一说。 初五日上午,旧京的老百姓会结伴群入“天坛”,谓之“避毒”。 天坛是个祈年的圣地,又是名胜,仰仗天神之力以避毒瘴,又可以游乐,诚是一举两得。 过了午后,往往还会有人继续到“金鱼池”,或是到“高梁桥”、“满井”、“草桥”、“积水潭”来“饮醵熙游”,大家在树下席地而坐,很像西洋人的野餐,往往直至傍晚才尽兴而归。 只是这种承袭了千百年的节日庆祝方式,最终在建国之后戛然而止。 由于新社会通过移风易俗和“破四旧”运动破除了封建迷信,同时随着元旦、妇女节、劳动节、青年节、儿童节、国庆节这些现代节日的兴起。 很快,不但“端午节”消失了,连同一起的还有“清明节”、“重阳节”、“乞巧节”、“过小年”“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等。仅仅保留下来了“春节”和“中秋节”。 这种现象,其实到并不能说明现代节日就比传统节日为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