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四章 同病相怜 (第2/6页)
去,就好心把他们带到了自己住的楼房平台去“刷夜”。 结果正是这一晚上的相处,他成了“大眼灯”的徒弟。 那时他才十一岁,哪怕后来跟着“大眼灯”加入了“二头”的团伙,他也是最小的一个。 刚开始的时候,“滚子”也就能把把风,每月是干耗“人头份儿”,挣不来几个钱。 而且“大眼灯”带着他,甚至是破了贼行里“十二岁以内的不得上路,更不得入路”的规矩。 这让“二头”都觉着“大眼灯”有点犯傻。 可“大眼灯”还是一直无怨无悔地靠自己挣双人份儿。从没有亏待过“滚子”,让他过上了吃饱穿暖的日子。 为什么会如此呢? 说到这儿,那就不得不提一下“大眼灯”的父亲了。 因为户刚、户强哥儿俩的身世,在某方面和“滚子”有着极为类似的一面。 在解放前夕的京城,大凡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绰号“云里飞”的“乌里王”户荣斌。 (黑话,乌里王,“乌”者,黑也。乌里王即贼行出类拔萃的强者。专指和家乡父老交好,每年只出门做一两次大买卖的独脚大盗。) 他从师于京城著名的“黑钱”贼头“酒鬼张三”,学了一套越墙窜屋、跳跃翻腾的贼本领。论入户的水平,其实并不亚于驰名京津的“燕子李三”和“赛狸猫”段云鹏。 (黑话,黑钱指专在夜内偷的,白天不作活) 特别是出徒后,他还在偶然间从北平稽查处的手里搭救了一个从津门来的“高买”,学会了一套妙手空空的“清手活儿”。 自此身兼两门,也就成了贼行里响当当的人物。 (黑话,高买是对买调包类,光天化日下专偷金店银铺、绸缎庄、参茸行的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