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三章 票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票务 (第2/7页)

府努力为三十七万知青安置了工作,可这一年又有二十三万人陆续返城,而且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人流大军呢。

    这么一来,里外相抵,全城找不着饭辙的人照样不少,待业青年的问题不恶化就不错了。

    “老插”里当然也有不少爱打架、混不吝的“刺儿头”。过去有“小雷子”、“八叉”、“小地主”的手下弹压着,这些人还不敢造次。可如今街面上的“职业流氓”都被“警察叔叔”一扫而空,他们这些“业余太岁”立刻就忍不住冒头儿了。

    对这些新掺和进来的竞争者们。洪衍武的人其实特别头疼。

    因为“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帮“老插”只知道恶性降价,挣点就知足。跟他们竞争,要想快速出票,价儿就上不去了。

    要是不让他们卖呢,肯定说服教育不管用,必须得靠暴力手段。

    可这帮“老插”三五成群的小团体多如牛毛,又没个长性。今儿你来,明儿他来。打灭了一拨儿还会冒出三拨儿来。

    再加上人家底子比他们清白,真事儿大了惊动“雷子”,吃亏的也是他们。更何况后来人手不足,干这个也就别买票了。

    所以,没辙。就跟毛驴身上长了跳蚤似的,只能听之任之。

    另外呢,票务市场上的供需情况也有了较大的变化,电影票不如以前那么紧缺了。

    其实从1978年起,为解决观众看电影购票难和电影院少的问题。文化部就和京城市政府一起出面协商机关、厂矿内部礼堂对外开放事宜。

    如今两年过去了。通过努力,京城各单位的内部礼堂几乎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也是在这个时期,各地纷纷扩建影院。连不少在“运动”期间用于开会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