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_第三十五章 鲍鱼的价值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鲍鱼的价值 (第2/6页)

武也没忘了给住在附近渔村的“海碰子”们,人人垫付了一份“工资”,以作为他们收海参的先期费用。

    这可把那几个小子都高兴坏了,拍胸脯保证会多收些好参干带去。

    而洪衍武、陈力泉和“小百子”,也与大将”、“三戗子”、“虾爬子”这三个住在城里的人,一起分担了那六百斤的鲍鱼壳,带上了“老刀鱼”上次“碰海”得来的劳动果实,踏上了返回滨城的路。

    至于“老刀鱼”,因为他还要留下来继续照管晾晒海参,这次就没跟着进城。

    不用说,洪衍武他们这次的主要任务,自然是要把这些鲍鱼壳和“大将”手里“海碰子”们的存货海参先给卖掉,以换取炒卖海参的启动资金。

    而谈到鲍鱼的价值,那还得先多说两句。

    鲍鱼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几乎没有不知道的了。谁都清楚,这玩意不是鱼,其实是贝类,是能与鱼翅比肩的海珍品。

    可现在的人却并不清楚,鲍鱼之所以如此闻名遐迩,名气如此之大,主要还是因为在建国以后,它曾随着一次重大历史事件出过一次天大的风头,这才是他能获得今天如此地位的起因。

    那是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这是冷战以来中美两国第一次打开坚冰的超级外交。我们的总理亲自布置交办给国务院的任务,就是要求招待外宾的国宴上要用辽东半岛的鲍鱼。因为北纬39度的海水不冷也不热,最适于鲍鱼的生长。

    任务下达到黄海的獐子岛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