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乱来 (第1/5页)
1979年的端午节,王蕴琳的一曲《良宵》堪称点睛之笔。 那清柔如水,幽兰飘香的箫声,不但让大家居于月光和灯光之下,清晰地感受到恬静、温馨和浪漫,而且每个人都被深深地感动了。 以致于今后无论是谁,每每再到此处,总会想起这一天那美妙绝伦的箫声,和那种亲情的和睦。 因此曲罢之后,在洪禄承的倡议下,大家便一致通过了老爷子为这座楠木阁楼的命名——“良箫阁”。 这三个字是一音双意,既代表了当晚这首曲子的名目,同时也是在赞王蕴琳的吹奏技艺。实在是贴切得很。 只是可惜,由于王蕴琳吹奏水准过高,这一曲也成了当天的最后一个节目。竟再没人有勇气献丑表演了。 不但洪衍文、洪衍茹和陈力泉都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就连洪钧这从不知害臊的孩子都怯场了。 于是大约夜晚十点左右,洪家的端午晚宴便彻底结束。 此时因见天色过晚。洪衍武索性建议大家留下来住。 他说房子足够,洗漱用品都有,天气又这么暖和,被褥他买了一些新的,匀一匀都尽可够用了。干脆明天就从这里直接上班上学,岂不是好? 王蕴琳见年轻人们各个神色迫切,想了一想也就许了。 得到了母亲的允许,洪家的孩子们无不欢呼雀跃。说实话,经此一晚,他们已经爱上了这里。那还真是意犹未尽呢。 不过和这些洪家的孩子不同,“糖心儿”却怎么也不肯留下。她是怕让婆家瞧轻了,坚持回自己东城的小院儿去。 她故意做出的这种姿态,其实很有必要。这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