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 弄指标 (第2/5页)
每日依然停满了各式小轿车。 “百货大楼”背后的入口处也常年设置门卫,这里照旧是普通百姓几乎无缘涉足的地方。 所以要说有人对这里动上了怎么去捞钱的脑筋。那绝对是突破常人所能想象的范畴,没有一个人会相信。 可这种事儿偏偏还就成了事实。 1978年6月20日早九点,王府井百货大楼后面的“出国人员服务部”入口处,就悄无声息地来了两男两女。 正是洪衍武、陈力泉、“糖心儿”和“刺儿梅”。 他们这几个人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但衣着焕然一新,都相当考究、洁净,而且长时间驻足在此地。 每逢有人经过,他们都会先好好观察一番,一旦觉着适合接触,便会有人尝试着过去攀谈。 不用说,精心打扮一定是洪衍武的主意。他甚至是自己花钱给大家添置的新行头,让每个人必须都得换上。 这种需要“扮富”的道理,其实和在电影院门口倒票需要“扮穷”很相似。 就是因为能来这里的人,大多是些政府官员和高级知识分子,势利眼和以貌取人向来是这些人最普遍的特征。 要是他们穿成普通老百姓的样子,那些人多半会和四楼的那些售货员一样地冷冰冰,懒得搭理。 相反的,要是看着个个都像出身良好的干部或高知家庭的孩子就不一样了。不但能成功减少别人的反感,也可以降低别人的防范心。 同时,从利于交易的角度讲,也只有作出财大气粗的样子,对这些眼高于顶的人才有点儿吸引力,人家才愿意跟你谈一谈 确实,洪衍武的这个主意很有必要。一开始,本来“刺儿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