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桥上笑 (第2/6页)
”几乎把牙都快咬碎了,把肚皮气炸了,才好不容易弹压住手下,坚持到下半月的。 可形势依然越来越恶劣。 情况最严重的就是前门和天桥地区的三家影院。4月20日之后,像“八叉”和“小地主”手下不少人,没事儿就聚集在相近的影院门前,一边抽烟,一边虎视眈眈盯着“票贩子”们倒票。 看样子明显已经有点儿按捺不住,有重新试图和“票贩子”们抢生意的意思了。 这下可把“天桥剧场”的“小百子”、“珠市口影剧院”的“小顺子”和大观楼电影院的“三蹦子”急得够呛。 他们仨一合计,觉得这里毕竟不是自己的地头,控制力上有点薄弱,比不得“八叉”和“小地主”这俩地头蛇。所以他们一致决定,还是得去找“洪爷”和“陈爷”诉诉苦,别等地盘真丢了就晚了。 但就在这个时候,受老天的眷顾,公安局竟出手解决了他们的困局——全市的“大抄”开始了。 这是始于“运动”时期的惯例,也是“严打”的最初形态。 每每当社会治安恶化到一定程度,逢“五一”、“十一”、“元旦”、“春节”这种重大的节日前,京城公安局就会统一来一次大搜捕,好“净化”一下首都的治安环境。 “大抄”通常都是在夜里进行,具体方式是由每个街道主任带着派出所的人分头到有前科的或游手好闲的人家中把人带走。 于是一时间,京城的所有看守所都是人满为患。那些侥幸没被“抄”进去的主儿,第二天得知大势不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