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一章 心折 (第2/4页)
权,并长期聚居于此。靠这些洋人的日常生活所需才使得这里的商业日益繁荣。 其余的例子更数不胜数,如津门、沪海的租界,战乱时候的昆明、重庆,全都是因为特殊历史环境下各路财力聚集,才造成房价飞跃、持续地上涨和城市大发展、大繁荣。 那么最后说到眼前,京城如今最有潜力,富人最多的地区是哪儿呢?恐怕最无可争议的就是这个使馆区了。 还别看现在那片地方属于城市边界,荒凉得很。可随着外国人越来越多,这里已经注定会成为未来的膏腴之地。 相反,如今的荒僻反倒成了一种优势,完全可以用最小的代价把原有居民安置好。把不怎么样的格局推到重来。 照洪禄承的规划,这几条大街新盖好的楼房全走上层路线,绝对不分配,除了出租给外国人,主要销售目标对准的京城少数富裕阶层和归国华侨、侨属。 当然,一切公用的服务设施也会与城市其他地方有所区别,要按照外国人的生活水准和需求设立。 总之,就是全力打造出一个城市中的富人区来。 只要这个概念一旦被人们所认可所接受,就会引得人人向往之,财富也就会自动凝聚到这里。一旦成势,剩下的事儿再不用发愁了…… 洪禄承的设想,让洪衍武老半天都说不出话来。 不为别的,只为他自己明明知道未来的历史走向,可他就是做不到像父亲这么笃定地判定商机。因为他搞不清其中的商业逻辑,一旦有些条件变了,他就不免含糊、迟疑。 甚至他还知道,就连历史上京城CBD区域的形成,也是纯属自发状的。 根本就不曾有人意识到这里的繁荣其实是一种必然。大多数人谈起来,都是把其原因归结到大批工厂拆迁提供了足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