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五章 邮市 (第4/5页)
么好办的。有一种情况洪衍武确实没有预料到。 这个年代,汇聚在此地的收藏者们都是些中年人和老年人,文化素质和生活水平较高。他们对邮票的喜爱,更多停留在文化需求上。 只藏不卖是主流,以藏养藏的人只占少数。甚至没有知识,只有财富的人,往往还会在这个圈子里遭遇鄙夷。 所以尽管他在钱上不差数,经打听,不少藏家的也确实拥有他在寻找的目标物。可就凭他只知道几张知名值钱邮票的专业素养,并不为众多藏家所欢迎。 况且多数人手中也仅有一张,都当作心肝宝贝似的,没人原为贪钱割爱,一时还真难找到出手相让的卖主儿。而他唯一能做的,也只能尽量多来几次,把希望放在碰运气的概率上了。 当然,这件事办不成,也不表示他就白来。 比较幸运的是,像“大龙票”、“华邮四宝”和“民国五珍”这些老票尽管同样宝贵,但因图样简单而且拥有明确的“封建反动”属性,这个年代还并未得到邮票藏家足够的重视和喜爱,远不如“老纪特”邮票吃香(老纪特邮票指新中国成立以后到‘运动’期间开始发行‘运动’邮票为止,其间所发行的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统称)。甚至有一些藏家还有点不敢留在手里,有不少人愿意逢高价把手里多余的转让。 因此在这个时期,这些建国前的邮票反倒是性价比最合适的时候, 识货的洪衍武当然不会错失良机。每次来都搂草打兔子,专门针对这些票高价购买,已经弄了几十张了,总算是他为手里资金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去处吧。 别忘了,他家里还有十几万块现金让他头疼呢。这么些日子了,他抽空就和陈力泉四处找银行存钱,也不过刚存进去两三万。就更别提今后还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