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一夕定寿春,兼程求新人下 (第9/9页)
按此,锦在蜀地,也很明显是用作一般等价物。 与魏、蜀相异,吴国除了丝麻织品外,还有一种土特产“葛布”(一作葛越)也能充当货币,甚至还可以当作贡品。 (刘)勋信之,又得(孙)策珠宝、葛越,喜悦。外内尽贺。--《魏书刘晔传》 不过按记载看,葛布相比于丝帛,质量较差,价值也相对较低。 西晋文学家左思曾言“蕉葛升越,弱于罗纨”。 纨是细绢,罗是轻薄透空的丝织品。 可见在北人眼中,南方的葛布,确实不如北国的丝帛。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丝麻布帛充当一般等价物,实际非两汉魏晋独有,明清时代亦然。 “谷帛为市”的光景,可谓与封建社会相始终。 丝帛的货币化,在三国案例极多,篇幅所限不能尽言,因此此处着重挑选重要的案例,加以列举论证。 诸君若对“布帛货币”感兴趣,可以参阅王怡辰《魏晋南北朝货币交易和发行》一文。 其附录部分以表格形式,辑录了三国时代大量布帛的交易、赏赐记载。 其中魏国三十例,蜀国六例,吴国五例。详实充分,开卷有益。 当然了,“本色银”的绢帛是硬通货,“折色银”的金银贵金属,自然也是硬通货。 所以,诸君千万莫要因此而产生误会。 毕竟,乱世黄金,盛世古董,都是珍贵之物。 民国乱世的硬通货当然是粮帛,但黄鱼也是极好的。云垂赏竹涛的汉末雄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